1. 概況 (1)引水渠位于友鄰水庫右側,長125m;從水庫向東依次設引水渠進口、引水暗渠、節制閘及提水站進水池。泵房建在進水池一側。 (2)從提水站泵房向田間布置2條主干管將水送到南北兩座蓄水池,南主干管長1275m,北主干管950m,兩條主干管總長2225m。壓力等級選1.0MPa。利用山頂蓄水池向坡面自流灌溉,為了保證冬季管道內不存在殘留水,采用由蓄水池向外(下)呈放射狀自流布置干管的形式,即采用二級管道。干管上直接用三通連接支管,壓力等級選0.6MPa,主管路進口各設一個進排氣閥,并配套檢修井,共設6個。支管路間距80~100m;支管路上設出水栓,間距為80~100m,南灌區154個出水栓,北灌區108個出水栓,共安裝262個出水栓。單栓基本控制面積15.0畝,出水栓上安裝移動維塑管帶。在主管路末端及不利位置設沉水井,南灌區3個,北灌區3個,共6個沉水井。南、北蓄水池分設3條主管路,共布置6條主管路,南灌區3775m,北灌區2800m,主管路總長6575m。南灌區29條支管路,北灌區29條支管路,支管路一共58條。南灌區支管路長12475m,北灌區支管路長8100m,支管路總長20575延長m。主干管、主管路、支管路南北兩個灌區總長29375m。 (個別段兩條管路合并在一個溝內)。 (3)水泵出口設閘閥、逆止閥、水錘消除器,泵站出口壓力鋼管與P340揚水管(輸水主干管)采用鐵——塑法蘭盤對接。田間干、支、豎管均通過P340三通或彎頭熱熔焊接,出水栓與鐵豎管采用法蘭盤對接。出水栓以下接維塑管帶。 4.1設計上水位。 根據實測地形圖,山頂高程南區為219.7m,北區為234.8m。山頂蓄水池底設計高程南區為219.5m,北區為234.5m.池中水深按提水高度確定為1.5m,則提水站設計水位為南區為221.0m,北區為236.0m。壓力管道自由出流,管口中心線距設計水位0.2m,故提水站設計上水位南區為221.2m,北區為236.2m。 [文章編號]1619-2737(2013)07-12-588 [作者簡介] 李廷華(1958-),男,職稱:助理工程師,工作單位:遼寧省阜新市凌河保護區管理局(河道處),2010年1月畢業于遼寧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同年9月晉升水利助理工程師,從事河道環境工程保護工作。 |
|
|||||||||||||
|
|
付款方式 | 網站介紹 | 服務報價 | 信譽說明 | 客戶投訴 | 聯系我們 | 常見問題 | 在線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