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泰安市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除了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法律和行政規范建設行為外,還注重加強道德教育,利用道德倫理來協調、規范建設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闡述了道德倫理的涵義及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加強道德倫理建設的必要性,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道德倫理的主要要求,論述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加強道德倫理的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道德倫理;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作用 良好的社會秩序是在道德倫理、法律、紀律及各種規章制度等共同規范和維護下形成的,作為特殊意識形態的道德倫理,在河道治理建設的良好秩序中也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泰安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除了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法律和行政規范建設行為外,還注重加強道德教育,利用道德倫理來協調、規范建設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道德倫理的涵義及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加強道德倫理建設的必要性 1.1 道德倫理的涵義 所謂道德倫理,就是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規則,行為準則。道德倫理要求人們必須承擔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也就是要對他人、群體利益進行關切,它是以良心、輿論及習慣起作用的,以善惡、美丑為評判標的準,強調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倫理、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道德倫理是大眾認同的行為標準,亦即真、善、美。 1.2 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加強道德倫理建設的必要性 據研究表明,一項工程從決策立項到最后完工驗收、審計等各個環節,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敗德行為,某些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甚至政府部門的某些官員為追逐暫時的私利,放棄了基本的道義原則,完全致社會群眾的切身利益、安全和福祉于不顧,使工程建設中的安全和質量問題成為巨大隱患。可以說工程質量絕不僅僅是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問題,已經成為嚴重的道德問題。河道是水的重要載體,關系到防洪、生態環境、水量水質等安全,是人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環境。所以在河道工程治理方面加強倫理道德規范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緊迫性,通過社會輿論監督和倫理道德教育的作用,促使工程建設行為人內省修養,實現合乎道德的理性選擇,達到不斷消除工程建設不當的經濟行為,逐步形成良好工程建設秩序的目的。 2 道德倫理對河道治理工程建設的要求 2.1 以人為本的道德倫理原則 科學發展觀更加注重社會“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因此,“以人為本”也是河道治理工程管理倫理的根本依據。我市的河道整治與建設應堅持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理念,要從生態、經濟、人文、社會效應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多方面來考慮,以“回歸自然”與“以人為本”相結合為河道治理思路。“回歸自然”是恢復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滿足行洪、蓄水、航運、水生態等多目標要求,具有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特性;“以人為本”是滿足人類活動的需求,處理好人水和諧相處的環境,具有親水、安全的特性。 2.2 安全至上的道德倫理底線 安全至上是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落實以人為本的邏輯結論。河道治理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為自身服務的活動,人既是這種工程建設的主體,也是這種工程建設的服務客體。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必須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人員安全。 2.3 工程創優的道德倫理目標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是水利行業的座右銘,也是河道治理工程建設者道德責任感的集中表現。“質量第一”體現的是價值取向,“百年大計”體現的是行業精神,只有質量符合標準或優質的工程才是工程安全的直接前提和基本保障。“干就干最好、爭就爭第一”已經成為我們泰安市河道治理的工作要求,可以說創建優質工程并不僅限于消極地避免安全事故,它還有更高的倫理追求和更豐富的道德規范。 2.4 精益求精的道德倫理要求 在河流治理中,要使建筑工程安全可靠,質量優質,體現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倫理原則,必須對工程各項工作和各個環節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建設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營造一個取悅于生物群落的環境著眼,利用水利工程來點綴自然,并用自然來陪襯水利工程,在自然環境中來展示水利工程的建筑風貌,以水利工程建筑風貌反哺自然。在功能追求、方案設計,技術選擇等方面認真研究,因為它們有可能與其歷史前輩一樣,成為未來的文化遺產。 2.5 廉潔公正的道德倫理基礎 對于每一項河道治理工程,我們明確提出“優質、高效、環保、經濟、廉潔”建設目標,采取了嚴格程序管理、陽光操作,積極引入紀檢部門參與和指導項目廉政建設,提高防腐工作力度,對項目從業人員進行深入細致的廉政教育,發揮審計、稽察、檢查聯動機制作用等多項措施,實現工程優良、干部優秀,構建了強有力的廉政防腐綜合體系,保證了工程質量安全和預防工程風險。 3 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加強道德倫理的主要措施 |
|
|||||||||||||
|
|
付款方式 | 網站介紹 | 服務報價 | 信譽說明 | 客戶投訴 | 聯系我們 | 常見問題 | 在線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