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倫理道德問題,科技對人們的生活起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作用,高科技在給人們帶來益處時,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倫理道德問題,它們的矛盾也逐步顯現,我們應該全面深刻的把握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復雜關系,使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共同促進、協調發展。 關鍵詞:高科技;倫理道德;相互作用;矛盾表現;緩解沖突 中圖分類號:B82-05 科學技術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一種探索性活動,它以追求真理為最高目標;倫理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它以追求善為最終目的,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失。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利益。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所具有的這種雙層作用讓我們不得不去重新思考科技與社會其它方面的關系,特別是科技與傳統倫理道德之間的關系。同樣地,作為維系和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倫理道德也無時無刻不影響著科技的現狀及其發展進步。這樣,在科技與倫理道德之間就產生了種種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沖突,并且,這些矛盾和沖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也一步又一步地突現出來。 一、高科技與倫理道德的相互作用 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需要倫理道德的正確引導,科技成果的具體運用需要倫理道德規范,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也需要倫理道德的調節加以消除和緩解。倫理道德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成果的運用起著正確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倫理的這種保守性、穩定性、滯后性與科學的進取性、快速發展性形成鮮明的對照。科學促進倫理的變革,使倫理更好地適應科學和時代的需要;倫理引導科學的進步,使科學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二、高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矛盾表現 (1)家庭是以婚姻關系為基礎,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生活的組織形式,婚姻關系是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相互作用的產物,婚姻是生理機能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所出現的兩性間的相互吸引,最終導致兩性結合的自然產物,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兩性結合。家庭倫理道德最核心內容是禁止近親婚姻、男女兩性結合和長幼有序。科學技術研究發展和應用卻直接對這三項內容進行相當程度上的反動。例如克隆技術,克隆技術的誕生將使人類能夠操縱基因,打破種屬的界限,人類可以改變物種的基因構成和機能,但是從倫理道德角度來看,克隆人將干預人類自然發展,改變人類親緣關系,打破人類生育概念和傳統生育模式。這些沖突比曾經生命技術帶來的沖突更加嚴重和深刻。 (2)一方面,現代高科技的發展強烈地沖擊著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引發了許多新的社會倫理問題。例如,人工受精、試管嬰兒、代孕等雖然可以控制人的生殖過程,解決生殖功能障礙,促進人類的健康發展但違反了夫婦之間的基本倫理道德,破壞了生殖過程的自然性,破壞了生殖和繁衍過程中的夫婦忠貞觀念,破壞和動搖了傳統的家庭倫理道德,對家庭的穩定和家庭的意義、家庭的組成關系以及家庭血統的自然性等方面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成為了科技沖擊倫理道德的重要類型。 (3)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沖突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安全,隱私。例如網絡技術帶來的網絡倫理問題,利用網絡的虛擬、無序、開放等特征導致的網絡犯罪,網絡侵犯等,最常見的“網戀”就是其中之一,男女雙方在這虛無縹緲的網絡世界里進行談戀愛、結婚,由于缺乏現實生活的了解,往往出現被騙財騙色等使得這些不道德的行為難以監督和控制,個人隱私被侵犯,信任和責任出現危機,這些問題就嚴重地干擾了社會秩序和人們的精神秩序。高科技應用導致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核能的開發引發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問題,這都是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問題。 三、緩解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二者之間的沖突 我們既不能否認科技的革命性,也不能忽視人類的倫理道德,為緩解上述的科學技術與倫理沖突主要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1)創造良好的倫理環境,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發展的經驗教訓、總結執政規律、社會注意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而逐漸形成的。只有以科學的發展觀作為我國科技與倫理發展的指導思想,才能解決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建設之間的矛盾沖突。 2)嚴格倫理道德規范、加強社會倫理責任 嚴格倫理道德規范、加強社會倫理責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倫理責任。要求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不僅要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精神,客觀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應該對某項即將誕生的科研成果所帶來的社會后果進行充分評估,向公眾說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公眾應當享有廣泛的知情權。科學家還必須堅持公眾利益優先的原則,以人類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為科學研究的根本出發點,關心人類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3)樹立新的科學技術發展觀、文化觀等 首先,科技不是萬能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科技是推動歷史進步的革命性力量,這種革命性力量的發揮是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進行,需受相應的經濟制度、社會制度、文化觀念、意識形態等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對待科技必須有正確的態度。其次,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的沖突并非科技的罪過。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創新跨越、競爭合作、持續發展”的新科技發展觀。新文化觀就是把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相結合的大文化觀。也就是說要在現代科技發展過程中注入人文關懷,即以人為本。 科學技術的應用強烈地沖擊著人們傳統的道德觀念,促進道德觀念的發展和變化,科學開辟著新的道德領域,創造出新的道德觀念,確定新的道德原則。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走科技與人和社會協調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陳曉英:論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2004年第一期 [2]詹頌生:科技時代的反思[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3]潘建紅:當代科技與道德協調發展的原則[J].自然辨證發研究2005 [4]陳麗穎: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 |
|
|||||||||||||
|
|
付款方式 | 網站介紹 | 服務報價 | 信譽說明 | 客戶投訴 | 聯系我們 | 常見問題 | 在線訂單 |